Friday, June 2, 2017

憶在八府塘的子弟小學

               憶在八府塘的子弟小學
  
   民國三十四年﹝1945﹞抗戰勝利,政府復員還都南京。抗戰時在重慶的「航空委員會」遷南京後,定名為「空軍總司令部」當時位置在小營區。復課的子弟小學校址選在白下路的八府塘。
   抗戰後期,我空軍的主力集中在重慶、成都、貴陽等地,當時抗戰一旦結束,遷去南京的人員及眷屬極多。空軍分別利用飛機及租用的船隻沿長江載運前往。
  
  那年冬天十二月裡空軍在重慶一次租用了九艘大型木船。船隻浩浩蕩蕩,我家人乘在船隊前面第二艄,行船一日一停,經過長江三峽,宜昌,安慶等許多都市,近月餘後方才到達南京。
  當時所搭乘的大木船可載百餘人,船前是露天,兩側各有一支長艣,由四人吃力的推擺前進。那時空軍軍樂隊與我們同在一船,晚間他們睡在船前甲板。船後方有頂棚,同時有四個家庭,僅我家有三個小孩。記得我們是在船上過的舊曆年,當時船上僅供食米飯,我們得每日靠站時下船採購菜蔬等。在多處江邊上看見許多日本兵住在帳篷,他們是等待遣返日本。
  
  當年因戰亂調動頻繁,眷屬多半隨同遷移,小孩子讀書常換學校。我自昆明開始讀書,先後隨家曾搬遷重慶,成都,南京,北平,瀋陽,再回南京,最後到台灣後才安定順利讀書。那些年裡讀書斷斷續續,幾乎未在一個學校讀完一整學期或學年。到南京進子弟小學,校長陳鴻韜校長問我年齡,我說十一歲,他說你去讀五上班,我四年級幾乎未讀過。當時的許多學生讀書經歷複雜,校長不得不一律按年齡插班。
  
  八府塘的子弟小學房舍很大,是一位清朝時代官宦的府邸。進入學校前庭,首先看到一大面鏡子,上面寫著「整肅儀容」。前面二進平房左右共有四間,是中低年級教室。最後一進是二樓房子,上下共六間,是五、六年級教室,樓下是辦公室。樓下有一較大院子,地面鋪著青石板,每塊石板中間稍微隆起,雨天裡不積水,雨後石面水退後反映撥雲見日的亮光。
   
  左牆外是操場,大得可以跑馬,泥土地面,雨天爛泥無法住腳,遇體育課時往往停止上課。圍牆外有一大水塘,有小船活動,我們學生不可過去,大概那裡就是叫做的八府塘。右側另有一排房子,有一小操場,幼稚園在那邊。
   
  記得那時候我們最喜歡的事情是喝牛奶。早上到校後,每人到餐廳用自己帶的茶杯取熱奶,老師允許將杯子放在書桌上,邊聽課邊喝,大家喜歡,尤其是在冰冷的冬天。
   
  每天上學放學,由軍用卡車接送,和後來在台灣的情形一樣。當時空軍訓練司令部在成賢街,我家住在附近,卡車停放訓部門前接送我們。當時並無所謂眷區。有一地區住戶最多,都是自租的房子,大約是便於稱呼,把那裡稱做「大光新村」。
   
   我讀五年級的導師是陳岳如老師,他人高,說話聲音大,大家怕怕。我的座位緊靠他辦公桌,我寫字一筆一畫,都在他眼理,他用江蘇南通話常說:「儂看看,儂這個字寫得煞個樣子!」。
   
    後來在台灣民國三十八年我到讀東港至公﹝初中子弟﹞中學,他是訓導主任再遇嚴師冤家路窄
   
   有一趣事:某次夜晚熄燈後,我和同學說話,被抓到。陳老師說:「濃倆個都是我南京的老學生,怎麼不做好榜樣!」
  寢室遠處傳來一個聲音說:「你兩個女兒不要嫁給他們!」
  陳師聽到說:「是啊,這樣子不守規矩,我不會嫁『把』他們的!」全寢室人哄堂大笑。陳師有兩位女兒,在南京時我們就知道。當時她兩在東港鎮讀書。
   
   當年在南京子小的學生有多人到台灣,也都來至中讀初中。我同班同學有胡世霖、陳德沛二位:後來胡世霖是擊落米格機英雄,陳德沛任過鐵路局長。

  我們感謝空軍多年子弟教育的重視和培養。一年一度空軍子弟小學的聚會,是期待和愉快的大事。

  空軍子弟小學學生滿天下,抗戰時僅在成都的子弟小學就有六所。
  ﹝寫於子小2016八月年會特刊


校長陳鴻韜.歷任南京.台北校長




南京子小.南京八府塘.民國38年




南京子小女生.民國38年










至公中學開辦開學.民國38年九月東港大鵬灣

至公中學紀念週




至公中學老師





至公中學第二屆畢業生.民國42年



胡世霖.擊落米格機英雄.至公中學二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