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25, 2015

中西文本教材編撰之理念與實踐~姚 振 黎 (北30美)


跨媒介、跨國別、跨文類、跨文化~
中西文本教材編撰之理念與實踐

黎 
台北空小30屆美班

摘要
承乏中學國文科師資培育之教研及評審近廿載,有鑒於師培生面對教甄要求之教學演示,如何在一場15分鐘、宛若個人秀中展現教學亮點?俾作為實現教學相長、春風化雨矢志之敲門磚。又,當今中學國文教師被要求配合教學專業發展,進行特色課程設計,須尋覓主題、自編教材,乃教學現場之大勢所趨;唯面對教學實務之各項變革,教師容或有疑難。至於「揚才適性」大纛下,如何從PISA本分析」,捲動學生閱讀風、達成提升競爭力?
台灣教甄在極低錄取率下,宛若新科舉,又如灰姑娘Cinderella之水晶鞋,如何恰如其分地穿得合宜?本文遂以延伸閱讀、教材選編、點評鑑賞,達成當今教育目標:提升學生想像力、創造力、閱讀力、鑑賞力、思辨力、表達力、書寫力、競爭力,藉教材編撰,以中西文本的統整與會通、彌散及化成(dispersion and generation),進行跨界科際整合。以教育理念與策略為經、教學實務為緯,進行文本的詮釋及傳播,使開眼看世界、成就人文教化。「沒有快樂的老師,就沒有快樂的學生。」蘄藉快樂學習與教學成效,共築師生雙贏。

關鍵詞:教材編撰、翻轉教室(flipped classroom)、科際整合(interdisciplinary)、多元智慧(multiple intelligence
On Compiling the Teaching Material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Text
Abstract
Due to the extremely low passing rate of Teacher Certification Examination in Taiwan, like modern Imperial Examination or Cinderella’s glass slippers, how to meet the criterion and obtain the qualification successfully?  Through extended readings, teaching materials selecting, and appreciation of literature criticism, the essay aims for education goals of nowadays, including imagination, creativity, reading ability, appreciation, discretion, expressiveness, writing skill, and competitiveness.  By compiling teaching materials, the article based on combination, dispersion and gene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literature proceeds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Therefore, according to the strategy of education idea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by interpreting and spreading text, teachers can widen their minds and achieve humanistic education.  “No cheerful teacher, there is no happy student.”  With happy hearts and effectiveness of learning, the author hopes to create a win-win situation for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Key words: flipped classroom, interdisciplinary, multiple intelligence.
「揚才適性」係當前台灣教育發展的指導方針。為落實適性教學,教師必須有編撰教材、調整教具、規劃學習活動的專業知識。在知識內容之外,尚應有解決問題的技能。教師能將教給學生的知識、與學生先前具有的知識之間,搭起教學的鷹架(scaffolding),使學生得以生發主動學習的功效。教師的專業知識,當包括:瞭解學生的學習型態,並能將此一瞭解,應用至監控學生在鷹架上升降的動態;若有阻塞不進的情況發生,則要理出智力與非智力的因素,予以拉拔,讓學生能以各自的學習型態,往上前進。
這些具體的教學方式,反映出現代化多媒體教學的面貌。但最重要的觀念在於老師要變成一位班級經營者,須能針對學生的學習型態設計教案,並幫助學生尋找合宜的學習方式,開發多元智慧(multiple intelligence)的潛力。本文藉教材教法之理論與實務,編撰、導讀、點評、鑑賞文本,提出賞析詮釋、統整會通,收師生共學;達成眼明、手辣、心細、膽粗、智圓、行方之教學成效。
前言、教室的主人 從老師變成學生
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 6.28-1778. 7. 2.)說:「我未必是出類拔萃,但我一定是獨一無二。」每個學生的先天才氣、後天學習,都是莊子的「獨得之秘」。尤以十二年國教的啟動,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PLC(專業學習社群,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魔課師(MOOCs)、備課、觀課、議課、「科技資訊融入」、「PISA 閱讀策略」、「文本分析」、「學思達教學法」、「佐藤學」、「教材分析」、「提問設計」、「學習共同體」、「分組合作學習」、「學習社群」、「差異化學習」、「品格教育」、「行為輔導」、……,林林總總,洋洋灑灑的一堆教學專用名詞,蠭出並作,令人目不暇給。迎接改變,一起努力翻轉教室,甚至翻轉一切的傳統教學,惟恐落於人後。教師的教學既不能一成不變,如何與時俱進?達成「以學生學習為教學中心」,精進教學模式,是每一位教師終身的使命,也成為終身學習的課題。
壹、壯遊 你必須出走
當今教育決策領導者與學校行政擘畫者,一再強調並要求:創造力、想像力、閱讀力、鑑賞力、思辨力、表達力、書寫力、競爭力……,提升培養、成果驗收及產出評量,做為制定政策、規劃環境、診斷教學、評鑑成效的參考架構和行動實例。對實際教學的老師而言,為達到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春風化雨、揚才適性的目標,如何有效設計課程與教材、班級經營和輔導學生;對於教學第一線「莫忘初衷、擁抱熱情」的教師,在自製教材中,藉類化、統整、會通、融合,落實全人教育。全球化下,開眼看世界,眼界、視野、胸襟,不畫地自限、不僻地自處、不以小確幸為已足;全球化化,就從眾聲喧嘩中,享受孤獨,總要有次壯遊: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一、司馬遷:20歲,邁出自己名山事業的第一步[1]
顧炎武《日知錄》評價,「太史公胸中,固有一天下大勢。」唐宋八大家之蘇轍認為,《史記》的文筆好,與司馬遷的壯遊有關,「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豪傑交遊,故其文疏宕頗有奇氣也。」
20歲的年紀,今日台灣年輕人大多仍在學業的門徑處徘徊,「我想讀書,卻讀不出來。」乃學生親口告以。至於閒暇時打電腦遊戲,在虛擬世界中漫遊。反觀生於史官世家的司馬遷,從10歲學習古文始,即已身負書寫歷史的責任。20歲,邁出自己名山事業的第一步,〈太史公自序〉豪邁地談及年輕時的這次壯舉:「二十而南遊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鄉射鄒嶧,厄困鄱、薛、彭城,過梁、楚以歸。」
此次漫遊,司馬遷首先是「上會稽」、「窺九疑」,向虞舜、夏禹表示敬意。依照古籍記載,會稽與九疑,分別是舜、禹墓葬所在。司馬遷的文化訪古之舉,來源於他對《尚書》和《春秋》等古史的熟習。身居史官世家,司馬遷能見到當時一般人無法看到的典籍;《史記》中司馬遷利用或見過的典籍,包括漢朝的皇家檔案,計103種。這在當時,已是相當了不起的數字。司馬遷可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身體力行者。在526,500餘言的《史記》中,司馬遷此次壯遊的印記,不時出現在他對歷史感慨的筆端。
為屈原作傳,特別提及曾南遊至長沙郡,看見屈原自沉之處,想見其悲壯人生,不禁為之落淚。也是在楚國舊地,太史公見到當年春申君所擁有的富麗宮室。南登廬山,觀覽大禹曾疏導過的九江。在會稽,子長詳細瞭解越王勾踐的故事。此前,他已在載籍中知曉吳越之地與中原的淵源關係。是故此行目的之一,即為網羅天下放失舊聞《史記.太史公自序》,蒐求古史傳説,以及被秦王朝焚滅之古諸侯史記。
齊魯之地、學術發達,是重要的文化中心。司馬遷稱:看到孔子故里的車服禮器,流連忘返,於是專門在該地學習飲宴及射箭的禮儀。
至於「厄困鄱、薛」,可能在那裏碰上了不愉快事件。在寫孟嘗君時提及,「吾嘗過薛,其俗閭里率多暴桀子弟,與鄒、魯殊。」司馬遷認為,戰國時孟嘗君廣招賓客,龍蛇混處,使當地風氣大壞,至西漢時猶是如此。
秦漢之際、群雄逐鹿,為司馬遷實地考察重點;在淮陰,當地人向其講述韓信年輕時的故事。當地人説起韓信少有大志,因此母親墳墓亦建得與眾不同。司馬遷親自踏查,果如是。
豐沛之地,漢初許多重量級人物均出身於此。劉邦曾為「沛公」,蕭何、曹參、周勃、樊噲等,亦皆當地人。司馬遷親至豐沛、廣問當地遺老,又參觀這些漢室名臣之故家所在。從樊噲的孫子樊他廣口裏,司馬遷聽得這些風雲人物的諸多軼事,並記錄第一手資料。
司馬遷青年時期的這次壯遊有多長時間?吾人不得而知。唯此行經地極廣,則為千真百確。1916年、王國維著《太史公繫年考略》研究司馬遷的出遊路線[2]
有趣的是,司馬遷的行蹤,與秦始皇南遊東巡之路徑,多有重合。是司馬遷有意追尋秦皇的足跡?抑或因當時中國的交通條件下,此乃經典線路?吾人同樣不可得知。20歲壯遊之後,司馬遷仕為郎中,奉使新開闢之巴蜀諸郡,又子承父業任太史令,侍從武帝出巡,足跡幾遍全國。是以《史記》開篇之《五帝本紀》中,司馬遷稱,「余嘗西至空峒,北過涿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
以今人觀點視之,司馬遷可謂在漫遊中尋找歷史的現場感,成就壯遊,為書寫歷史作準備。其寫作目標與理想,明確且具體:「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二、奧威爾(George Orwell):我的人生 究竟何去何從?
今天,有七個年輕人告白:「台灣給不起的,我們到菲律濱圓夢!」[3]
又,台灣年輕人赴澳洲打工,被熱議是淪為海外台勞?[4] 抑或成就多元文化的學習壯遊?緬甸,年來倏然成為舉世關注的焦點,是亞洲最後一塊可供開發、肥美資源的處女地?抑或少數民族與政府火拼無日或已的風險禁地?筆者以2012暑假因公赴緬進行僑校師培之親身經歷與觀察,自仰光一路北上,至曼德勒、密支那,再一路南向折返,藉《緬甸歲月》析論一幫英國人殖民緬甸的故事,提供台灣莘莘學子生涯抉擇、築夢踏實,「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振葉尋根,觀瀾索源。」包括:一、一個人的烏托邦──現代人的共同困境,二、Orwell《緬甸歲月》的後殖民解讀,三、從《緬甸歲月》看奧威爾的現代性,四、時代反差下的緬甸昔與今。藉奧威爾尋找《緬甸歲月》,以為台灣多元文化教學、青年學子生涯發展,前進緬甸、開眼看世界之基石。
這本生動真實、引人回味的小說,講述在大英殖民統治日薄西山之際的緬甸,英國佬相聚在歐洲人俱樂部,整日飲酒,以排遣內心無法言說的寂寞。作者George Orwell以其特有的幽默及諷刺筆調,將故事鋪陳得跟這個熱帶叢林世界紛繁豔麗的色彩一樣熱鬧——這裡有勾心鬥角的爭奪,有驚險刺激的捕獵,還有扣人心弦的愛情糾葛,一切通俗文學商業化的元素都運用得嫻熟且到位。然而,小說主角Flory提出一個形而上的苦苦追問,使得這部奧威爾的小說處女作擺脫了一般通俗文學的泥潭,飛升至嚴肅創作的天空;也許你我都在某個時刻像弗洛里一般,在暗夜裡一遍又一遍地問自己:我的人生究竟何去何從?」這不是他一個人的困境,而是現代人共同的抉擇。如何擺脫內心糾結已久的孤獨、羞恥和內疚感的救贖之路?……
三、多元文化學習:從《世界是平的》看生涯發展
Google創辦人之一的布林(Sergey Brin)說︰「只要有寬頻或數據機,在家或是到網咖上網,大家的資訊取得都一樣方便了。無論是柬埔寨的小孩、大學教授或是我這種搜尋引擎經營者,Google讓眾生平等。」
Web2.0(網路第二代)為例,維基百科網站成立不到十年,資料量卻比出版二百四十年的《大英百科》多數十倍,正確性幾乎不相上下,而且它有兩百多種語言,幾乎人人可用。又如最大的照片網站flickr、最大的影音網YouTube裡的照片或影片,概皆由網友上傳的資料,數量極為驚人。而想要一睹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中的美景,只要進入flickr,輸入「劍橋」或「Cambridge」等關鍵字,就有數十萬張劍橋的校園美景,呈現在你眼前。
商業經營也一樣,拜科技之賜,即使一個人在家裡作蛋糕或手工藝品,透過網路能行銷全臺灣甚至全世界;一個人在家裡開工作室,同樣可以和大企業搶生意,只要有寬頻,只要有雄心,無論在哪裡,都不會被邊緣化。同時,工作的型態也改變了,以前推銷產品要請業務員,公司的業務也找專人來作,但透過網路行銷和外包的新觀念,許多工作可以委託他人代工;專職人員變少,成本自然也節省了許多。
世界變平了,眾生平等了,但變平的世界也是挑戰的開始。每個人都可以去爭取全世界的機會,但世界中的其他人也都可能來搶你的機會,那我們該怎麼應對呢?《世界是平的》作者Thomas Friedman說︰「不論是個人工作室或企業員工,以下四點,至少必須做到一點︰非常特殊、非常專業、非常深耕,或非常會調適。」若是不夠積極努力,也許世界變平後,坎坷人生路才正要開始呢!
職是之故,閉關鎖國、消極自守的「維持現狀」以不變應萬變,在全球化、國際化大軍壓境下,既是一去不能復返,2012813日晚、倫敦奧運閉幕日,筆者結束為「緬甸僑校師訓暑期研習班」培訓返台,適逢台灣媒體爆大學生赴澳打工,造成年輕的海外臺勞?抑或成就多元文化的壯遊學習?又,近年來,「緬甸」忽焉成為國際間矚目的焦點,20121015日、New York TimesThomas Fuller報導︰〈Long Reliant on China, Myanmar Now Turns to Japan〉。緬甸,在2014年、奈比都舉行之24屆東協(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擔任輪值主席有何具體成果?2015年、東協共同體建成後的下一個目標、願景?合作路向?抑或南海爭端將持續?
位於中國西南邊陲的緬甸,被稱為「佛塔之國」、「翡翠之邦」。但在美麗之下,是血染的大地。抗戰時,中國將士曾在緬甸浴血沙場;今日,緬北戰亂頻仍,各股勢力錯綜複雜。值此國際化、全球化成為「普世價值」之際,「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遂以在緬之親身經歷與觀察,撰寫第一手閱讀及體驗心得[5],與諸生分享:一幫英國人在緬甸的故事,提供生涯抉擇--築夢、壯遊:尋找《緬甸歲月》。作為我青年學子認知緬甸、走向世界的跳板。
四、「全人教育」的理念與實踐
Ron Miller(1990)提出全人典範的觀點,認為全人教育就是一種全人的世界觀(holistic worldview)。這種全人觀,本質上重「靈性」勝過重「物質性」。廣義言之,全人觀意味著人的「內在品質」,譬如:頭腦、情感、創造力、想像力、體恤心、好奇心、尊重感與實現自我的期望,這些內在品質有助於人類達到真正自我完成與社會和諧互動。這種重視靈性的全人教育觀,確認人生是有目標、有方向、有意義的。
生而為人,我們的軀體和心靈都是深刻的、緊密的、不可分割的,緊緊「相連(connected)」於「宇宙」、「天」及自身的「社會文化」當中。1999年、教育部提出「全人教育、溫馨校園、終身學習」作為21世紀的台灣教育願景。力求突破傳統升學的教育思維,強調「學生為主、共同參與及行動省思」的精神,俾開展學生的多元智能,企盼能培育出全人的下一代。
全人教育的極致正如《莊子.大宗師》所謂:「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魚在江湖大海裏可以相忘,你不需要照顧我、我也無須照顧你。人相忘於道術,人在有道術的時代,才能夠自由自在兩相忘,優游於自然中。
當教育政策宣導之學習目標:學習力、生命力、國際化、全球化,高唱「競爭力」;教學現場要求「翻轉教室」(flipped classroom),不翻轉、就落伍;要求第一線教學提升:閱讀力思考力表達力寫作力,達成競爭力。因此,在大學校園開講現場,單刀直入、破題問道:
「平日會看報紙、雜誌者?請舉手。」
「除了教科書,最近/最後閱讀的一本課外讀物,是在何時?」
當第一次聽到:「高中畢業後,就沒寫過作文。」的回應時,教師未被驚嚇者,幾希?致使筆者笑稱:「台灣學生語文能力最好的階段,是:國中,因有升學考。」台灣的語文教學,如同數學教學,有極大的進步空間[6]
孔子曰:「魚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養給;相造乎道者,無事而生定。故曰: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魚生活在江湖中,就能彼此自由互不相識的忘掉一切;人在大道庇蔭中,就能彼此逍遙自在的忘懷一切。此乃全人教育之終極目標。
貳、翻轉教室(Flipped Classroom):跨媒介與跨文類之文本教學
翻轉教室的概念起源於2007年,美國科羅拉多州洛磯山林地公園高中 (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的化學老師Jon Bergmann Aaron Sams,為解決學生缺曠,開始使用螢幕擷取軟體錄製PowerPoint簡報與講解旁白。並將預錄好的影片上傳至YouTube網站,讓學生自行上網瀏覽學習。發現這種教學模式有所成效後,兩位老師開始改成以學生先在家看影片講解,再設計課堂互動時間來完成作業,或替實驗過程中遭遇困難的學生解惑之方式進行課程教學,同樣也獲得良好反應,此模式被定名為「翻轉教室(Flipped classroom)」。
「翻轉教室」一翻就能上手的四原則:
1.選擇15分內就能講解完畢的主題:翻轉教室教學法適用於學生能自行理解的題目。老師可事先整理好讓學生一看就懂的影片或資料,重質不重量。
2.清楚規畫好課堂上的討論與活動時間:如教練設計球局給學生打一般,而非放任學生自行討論或自修。
3.無須每一堂課都翻轉:因為這不是唯一的教學法。一開始可嘗試不同的科目、課文,每周翻轉一堂課,足矣。
4.需為家裡沒有網路的學生設計備案:翻轉學習得賴事先預習。若事前功課皆需上網完成,教師應考慮家中沒有網路或電腦的學生,提供他們預習資料的替代方案。
如何選擇親切有味、言近旨遠、能引起學習動機的插畫;藉詩、書、畫作品的不同媒介及表述,呈現不同之境界果效,得與文本有互補相成的學習樂趣。
一、以今喻古:當文本遇到插畫 看杜甫的「苦用心」[7]
又呈吳郎   
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
不為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須親。
即防遠客雖多事,便插疏籬卻甚真。
已訴徵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盈巾。
【賞析】 圖片來源:周明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5cs.html
詩的第一句開門見山,從詩人自己過去怎樣對待鄰婦撲棗說起。撲棗就是打棗。此處不用猛烈的上聲字,而以短促的、沉著的入聲字」代之,是為取得聲調及情調的一致。即放任。之所以要放任,第二句說:無食無兒一婦人。原來這位西鄰厝邊竟是一個沒有吃的、沒有兒女的老寡婦。詩人等於是在對吳郎說:對於這樣一個無依無靠的窮苦婦人,我們能不讓她打點棗兒嗎?
三四兩句緊接一二句:不為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須親。」「困窮,承上第二句無食無兒一婦人,指撲棗一事。意謂如果不是因為窮得萬般無奈,她又哪裡會去打別人家的棗子呢?正由於她撲棗時總是懷著恐懼的心情,所以我們非但不應該干涉,反而還要表示些親善,讓她安心撲棗。這裡說明杜甫十分同情窮苦人的處境,正是杜甫的同理心(empathy)。以上四句,一氣貫串,是杜甫自敘以往情事,目的為啟發吳郎。
五六兩句才落到吳郎身上。即防遠客雖多事,便插疏籬卻甚真。這兩句上下一氣,相互關聯、相互依賴、相互補充,當連結一起看。是提防,心存戒備,其主語是寡婦。遠客,指吳郎。多事,就是多心,或者說過慮。下句字的主語是吳郎。這兩句詩是說:那寡婦一見你插籬笆就防你不讓她打棗,雖未免多心,但是,你一搬進草堂就忙著插籬笆,卻也很像真的要禁止她打棗呢!言外之意是:這不能怪她多心,倒是吳郎有些太不體恤人。她原本已是提心吊膽的,吳郎不特別表示親善,也就罷了,卻不該還要插上籬笆。這兩句詩,措詞極委婉,因恐話說得太直白、太生硬,教訓意味重,會引起對方的反感,反而不易接受勸告。
最後兩句已訴徵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盈巾。全詩結穴,也是全詩的頂點。表面上是對偶句,其實並非平列的句子,因為上下句之間由近及遠、由小到大,是一個發展的過程。上句,杜甫借寡婦的訴苦,指出寡婦、也是當時廣大民眾困窮的社會根源──官吏們的剝削,亦即詩中所謂徵求,使她窮到極點,遂為寡婦撲棗行為作了進一步的開脫。下句說得更遠、更大、更深刻,指出使人民陷於水深火熱中的又一社會根源,就是安史之亂以來,持續十多年的戰亂,即所謂戎馬。由一個窮苦的寡婦、一件撲棗的小事,杜甫竟聯想到整個國家大局,以至於流淚。這一方面固然是他愛國、愛民的思想感情自然流露;另一方面,也是點醒、開導吳郎的互動與溝通。讓吳知道:在這兵荒馬亂的情勢下,苦難的人絕不僅寡婦一人;戰亂的局面不改變,就連我們自己的生活也不見得有保障,是以現在不正因為戰亂而同在遠方作客,而你不是還住著我的草堂嗎?最末句詩,好像扯得太遠;好像和勸阻吳郎插籬笆的主題無關,其實是大有關連、大有作用。冀望吳郎由此能站得高一點、看得遠一點、想得開一點,自然就不會在幾顆棗子上斤斤計較。讀者/諸生正是要從這些地方看出詩人的苦用心及其對待人民的態度。
本詩之體恤民瘼,是強烈鮮明的,在通常用作歌功頌德、以高華典雅為特徵的七言律詩中,尤其值得重視。詩的藝術表現也極具特點。首先,是現身說法,以詩人自己的實際行動啟發對方、用同理心點醒對方,最後還藉詩人自己的眼淚來感動對方,盡可能地避免抽象說教;措詞委婉,入情入理。其次,是運用散文中常見的詞字作為轉接。如不為只緣」、已訴」、正思」,以及即」、便」、雖」、卻」等,因而能化板滯為活潑,既有律詩的形式美、音樂美,又具散文的靈活性,抑揚頓挫,耐人尋味。
二、會通古今:文本的提問設計[8] 以現代詩/圖像命題
20087月、大學指考(相當於大陸「高考」)國文科,非選第一大題擴寫「鴻門宴」,讓考生傻眼,不知如何下手,索性寫成武俠小說,但接下去還要寫一長篇作文,許多考生直呼「寫不完耶!」也有考生認為引導寫作本題目,「專家」出得很八股。[9]
「鴻門宴」擴寫讓許多考生面臨挑戰,且命題強調「不是翻譯」,字數限定在三百至四百字。要運用想像力擴寫,深入描寫故事中的人物,讓每一角色更鮮明,考生挖空心思,仍覺很吃力。
既要言之有物,還要避免題目設定的「不是翻譯」,故花掉太多時間。時間已經不夠,國文一考完,考生都抱怨作文的題目出得很不好,方向太大又沒有明確提示,連破題都難拿捏,「很難考出文字功力與創意,反而很像要人寫論文。」[10]
()兩岸都愛〈鴻門宴〉[11]
他是黑夜中/陡然迸發起來的/一團天火/從江東熊熊焚燒到阿房宮/
最後自火中提煉出/一個霸氣磅礡的/名字
錯就錯在那杯溫酒/沒有把鴻門燃成/一冊楚國史/讓隱形的蛟龍/
銜著江山/遁入山間莽草/他手上捧著的/只是一雙致命的白璧
(淡瑩.楚霸王)
Q.1「他是黑夜中/陡然迸發起來的/一團天火/從江東熊熊焚燒到阿房宮/最後自火中提煉出/一個霸氣磅礡的/名字」以上文字中的「他」應是哪一位人物?
(A)劉邦
(B)關羽
(C)韓信
(D)項羽。(答案:D) 警專正期班甲組30期國文考


()從鴻門宴上的座次論古代飯局禮儀[12]
「飯局」一詞最早源於宋代,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所謂「局」是下棋術語,引申出「情勢、處境」之意,而後再引申為「賭博、聚會、圈套」。
「飯」與「局」二字結合,本身即充滿玄機。飯局,從來就不是簡單地請客吃飯。僅為席間座次,即是個人身分、地位與財富之表徵;至於飯桌,可以是談判桌,也可以是戀愛場;飯局可以做到觥籌交錯、賓主盡歡,也可以有刀光劍影、洩密背叛。總之,飯局是複雜的。故不能為了吃飯,而匆匆趕赴一個莫名的局。
時間:秦朝都城咸陽郊外的鴻門(今西安臨潼區新豐鎮鴻門堡村)
地點:公元前206
人物:兩支抗秦軍的領袖項羽及劉邦,並張良、樊噲、范增、項莊、項伯等。
緣由:公元前207年,項梁戰死,懷王派項羽等去救援被秦軍圍困的趙國,同時派劉邦領兵攻打函谷關。臨行時,懷王與諸將約定,誰先入關,便封為關中王。
項羽大破秦軍後,聽說劉邦已出咸陽,極為惱火,遂攻破函谷關、直抵新豐鴻門。此時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暗中派人告訴項羽:劉邦想在關中稱王。項羽聽後,分外惱怒,決定發兵攻打劉邦。
無奈下,劉邦退出咸陽,回師壩上。范增已覺出劉邦必成大器,遂命項羽設下「鴻門夜宴」,一心誅除劉邦。此事為項伯知悉,項伯念及與張良的故人之情,向劉邦報訊;劉邦明知有險,仍不得不前往。
鴻門宴當日,范增設計要將劉邦置之死地,「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由此而出。不過,最終在項伯與樊噲解圍下,劉邦化險為夷。[13]
  Q.2鴻門宴座席如何安排?有何意義?
A.2軍帳席次以東向位為尊
      (A)項羽向東居首位
      (B)項伯為羽之叔父,羽尊長,故與之並座
      (C)范增被尊為亞父,座位比沛公高,表示楚軍領導階層
      (D)張良居於西向之下位,表謙卑外,也便於進岀
Q.3鴻門宴雙方陣營中的智囊各為誰?性格特點如何?
智囊分別為范增及張良。張良知兩者實力懸殊,又獲知項羽即日進擊急迫,因此選擇「賴帳」。
A.3結論:楚漢之地位,楚高、漢低,可見漢軍以卑微姿態求一時平安,圖日後發展,能屈能伸。[14]
()穿越時光隧道:當文本遇到影音
單元主題:「李後主詞賞析」作者教學 引起學習動機:請聽〈虞美人〉:鄧麗君
【例一】南朝的時候-致李煜   
南朝的時候 我打此經過 寫了幾首詩
和女子調笑 他們戲稱我為 帝王
歷史要數說我 亡國的罪愆 但是
我的罪 何止亡國?
我來 是看繁華幻滅
看你 是否美麗 一如往昔
當北方軍隊 到了城下
每一名女子 都掩袖哭泣
我換了白色素服 敵人說 時間倉促
我一直走到 祖宗的墳前 匆匆一叩首
匆匆 向北而去
這次 我來尋找 燒剩的詩稿
灰燼中 可以辨認的 只有一個字
記起那次 轉世
便又淚如泉湧了
學生閱聽之後,有些感慨,謂:唉,李煜的罪過,其實是在亂世中不合時宜地對美的追求吧。
Q.4「南朝的時候/我打此經過/寫了幾首詩/和女子調笑/他們戲稱我為/帝王/歷史要數說我/亡國的罪愆/但是/我的罪/何止亡國」以上新詩歌誦的人物是?
(A)唐明皇
(B)李煜
(C)曹丕
(D)劉備 (答案:B)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專科警員班第三十三期(正期學生組)新生入學考試國文科試題 14題、2014520日。
Q.5王國維曾說:「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詞至(   ),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請問空格內最適宜填入何人?
(A)蘇東坡
(B)李後主
(C)周邦彥
(D)陸放翁(答案:B)教甄 國學常識與應用文- 臺北市96學年度市立國民中學教師聯合甄選
Q.6「牽機藥」是甚麼?
    宋、王銍《默記》稱,宋太宗派南唐降臣徐鉉探視被軟禁之李後主,後主對故臣大哭,又長歎道:「真後悔當時殺了潘佑、李平二人!」徐鉉遂向太宗彙報見面情景。此前太宗已聽聞後主有「小樓昨夜又東風」、「一江春水向東流」等懷念故國之詞句,於是給李後主吃牽機藥將其毒死。
《默記》又曰,牽機藥「服之前卻數十回,頭足相就如牽機狀也。」後人據此藥毒性發作時症狀,認為即馬錢子,其中毒性成分為馬錢子鹼,又名狗扣子、鼴鼠死。此種毒藥破壞中樞神經系統,人服用後,頭部開始抽搐,後與足部痀僂相接而死,死後身體仍在抽搐,眼睛大睜,面目猙獰。此雖非藥效最快之毒藥,卻是最令人恐怖者,現之滅鼠藥主要成分即為馬錢子鹼。英國著名推理作者Agatha Christie1890-1976)所著偵探小說《斯泰爾斯莊園奇案》The Mysterious Affairs at Styles中,兇手即將馬錢子鹼放入受害人的熱咖啡,以掩蓋毒藥苦味。
Q.7 王國維《人間詞話》如何評論李煜詞?
【例二】宋人話本〈碾玉觀音〉鑑賞教學
單元主題:「女性文學」 引起學習動機:請聽〈碾玉觀音〉余雪鴻詞 余長錚曲 周雅芳唱
我把愛人的嬌容  雕成觀音的臉龐
只要閉上眼睛  就會浮在心頭
我把愛人的叮嚀  藏在聖潔的海螺中
每當微風吹過  就會想起了遙遠的祝福
每當雲雨飄落  仿佛看不到紅塵的思愁
在中國話本小說中,幾乎以男性觀點寫成。嘗試以女性文學批評探討〈碾玉觀音〉、這篇宋人話本的代表作,係以平民為主角的人鬼戀之短篇小說。
1.〈碾玉觀音〉本事
故事主軸為女主角璩秀秀追求愛情的心志堅定不移,冒著生命危險,與所愛的人崔寧遠走他鄉成親,卻仍逃不過郡王手下郭排軍的追捕,被抓回王府活活打死,埋在後花園。而後秀秀以鬼身與崔寧在建康居住,崔寧在秀秀的要求下,將岳父母接來同住;崔寧一直不知秀秀與丈人、丈母都是鬼身。秀秀並藉機復仇,卻也洩露了鬼身的秘密,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將崔寧魂魄揪了去,和她的父母一塊兒做鬼去了。
在這篇小說中,馮夢龍筆下的璩秀秀,刺繡工夫甚好,卻未見刻畫秀秀刺繡時細膩的心思與巧藝;崔寧為一巧手玉匠,擅長雕刻觀音,且品味不俗,可謂「造神」聖手,以現今觀點視之,二人均為素人藝術家。然而這對夫妻的個性卻差距極大:秀秀心思細膩、執著,工於心計,不甘自己命運遭別人掌控;崔寧則心思單純、憨厚,耿直不阿,所以他的命運一直被璩秀秀所操縱。但秀秀只不過是個平民女子,其命運又受到郡王操弄,可是,她都寧死不屈,死後還來人間復仇,將崔寧揪到陰間同住;她對愛情的態度堅決,至死不渝,手段激烈,令人驚心。這在女性主義者視之,馮夢龍將秀秀對愛情的堅貞;為了愛情,可以冷靜、極端的手法,毀掉人世的一切,讓愛情在鬼界裡延續,就不再受到郡王掌控。
2.女性的不屈之魂:從女性主義觀點看〈碾玉觀音〉
璩秀秀是舊時代的女性主義者──若是女性主義濫觴於那麼久遠的話,她對人身自由的信念,以及對追求愛情的自主與激情,超越了生死藩籬。
然而,不可否認的,秀秀與崔寧的愛情故事,是極為浪漫的,她的心思深不可測,十九世紀法國史家Hippolyte Taine在《英國文學史》(1863)卷四、第140頁,有謂:
就是一些隱密的情感,「常常是邪惡的,「普通是庸俗的,「永遠是盲目的,在我們的內心裡抖顫激盪著,外表罩著一層體面與理性以為遮掩;我們自以為領導感情,而實則為它們所領導;我們自以為我們的舉動是自主的,實則它們才是自主的。
    璩秀秀即是被感情所領導,她因為感情問題而被活埋;也為了維繫與崔寧的姻緣,而害死崔寧,她的佔有慾堪稱中國古典小說中的空前。這篇小說的結局,也留下一個疑問:愛情能否跨越生與死而存在?若看過好萊塢電影《第六感生死戀》(Ghost,又譯:《人鬼情未了》,1990)頗有中國人對鬼魂的看法,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還有慘死後的冤魂野鬼,有牛鬼蛇神接收靈魂,這些橋段立意,在西方人的世界是鮮見的;正如輪迴(reincarnation)之說,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不被接受。
在這篇宋人話本裡,郡王代表不容挑戰的權威,是傳統父權之維繫者,璩秀秀趁著王府火災,提著一帕子金銀珠寶,逃出王府,主動色誘崔寧到遠方結成「生眷屬」;無論是捲起細軟逃出王府,或是誘崔寧成親,在馮夢龍作品中,是違反當時社會道德的行為,逼得她與崔寧不得不逃至陌生的地方討生活。然而,在女性主義的觀點,馮夢龍是否貶抑女性的獨立生活能力?蓋秀秀有一技之長,又有了「一帕子金銀珠寶」,自立生活應絕無問題,何須色誘崔寧成親?此乃對愛情的堅持?對惡勢力的抗爭?抑或對女性的屈辱?
在這篇小說中,吾人但見秀秀為愛的付出,卻看不到秀秀真正為女性發聲,她的行為只是在對父權社會的抗爭與規避?其結局是:在人世間、她是「罪無可逭」,一無所有;她只能在陰間擁有其所追求的愛情與愛人。如此結局,不也是以男性觀點及父權制度之下必然的安排?這正是自女性主義者視角值得討論處。藉問題與討論時間,進行學生們大鳴大放、試述己見;開放討論、並開發思辨。
3.莎士比亞的妹妹:A Room of One's Own看女性書寫
生活在現今社會,或許不覺得,也想像不到那個年代的女性所受到的不公待遇。
1928年、維吉尼亞.伍爾芙(Virginia Woolf)受邀至英國劍橋大學僅有的兩個女子學院演講「婦女與小說」,講稿經由整理,於次年以《一個人的房間》(A Room of One's Own)為名出版。那個時代,說遠不遠、距今不過九十年左右,然而女人還是投票所及就業市場裏的新鮮人,劍橋大學剛剛准許女生得學位。伍爾芙本人和她姊姊Vanessa因身為女性,從小只能留在家中,由母親及家庭教師教讀,無緣像兩個兄弟一樣上劍橋大學、接受正規教育,令伍爾芙一輩子引以為憾。或許正因如此,一來到劍橋 (書中化名為牛橋) ,坐在美麗的秋日河邊思索女人、女作家之歷史地位與處境,不由得百感交集,思潮蕩漾到「無法靜靜地坐下去了」。
伍爾芙的寫作理想,強調寫作的物質基礎,一方面呼籲一個非虛構的、真實的「莎士比亞的妹妹」能在歷史中誕生。儘管伍爾芙的女性觀點被批評為「紳士派、唯美主義」(snobbery, aestheticism),認為其關切的是「天才型女性」而非一般普通女性;所訴求的是「創造一個可以讓莎士比亞的妹妹發揮才華的世界,而不是一個平凡主婦可以合法擁有財產的世界。」但伍爾芙認為女性受制於家庭無償勞動,應是所有階級女性共同面臨的噩運。她所謂「莎士比亞的妹妹若出生於勞動家庭就無法寫作」的說法,並不是對一般勞動婦女的歧視,而是對所有婦女受制於「服務男性」的勞動而無法展現自身才華的深刻同情。
爾芙強調「經濟獨立」對女性自主的重要性,而女性經濟自主的障礙主要來自婚姻、家務、生育「三大鎖鍊」;只要女性被限制在「家庭」的牢籠中,缺少賺錢與管理自己財產的機會,就會將經濟大權拱手讓給男性。沒有財產權,女性就僅能永遠徘徊在知識與教育的門外。伍爾芙坦承,若不是她的姑媽墜馬早逝,留給她一年五百英鎊的遺產,她很可能無法擺脫一般婦女的命運──在家操勞家務或外出賺錢以維持生活,而「想到(自己)那一點點天賦的才能,卻不能發展,無異於死。」在伍爾芙看來,「女性生育」和「女性寫作」是截然對立的,她指出歷史上傑出的女性作家,如珍奧斯汀(Jane Austine)、喬治艾略特(George Elliot)、勃朗特姊妹(Brontë family or The Brontës)等,都是單身、不育的女性,因為,沒有一個婦女在生育13個小孩之後還能經營自己的經濟產業。
直到《自己的房間》書出之後四十年──在1960年代末,貝蒂.佛利丹(Betty Friedan)所寫《女性的奧祕》(The Feminine Mystique)出版之後,才又爆發了第二波婦女運動,喚醒婦女追求解脫及女性主義的意念,使得Woolf《一個人的房間》中的經典名句:"A woman must have money and a room of her own if she is to write."(如果一個女人要寫小說或詩,每年就必須有五百英鎊的收入,和一個有門鎖的房間。)女性,方不至於埋沒在歷史的洪流之中。
當璩秀秀遇到莎士比亞的妹妹,前者為中國古典小說中,平民女子得以登上小說女主角毯氈,莎士比亞的妹妹得以馳騁才華、盡情揮灑。從經濟獨立→生活獨立→人格獨立→思想獨立,使身為女性,不被遺珠,終至社會野無遺賢。
參、連結、類化與統整:從一首適用於喪禮的詩歌說起
學校教育最重要的任務,即是:教師教學工作順利進行、學生學習成效提升。為達成此兩大重點工作,教師須善用教學方法、選擇適當教學媒體、實施班級經營技巧、進行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並利用良善周延的評量,以檢視整體教學任務的成效,然其前提為:如何對學生的學習動機提供實質幫助?
一、連結(connectionism)+類比(analogies提升學習成效
學習,有以其他的經驗作為憑藉,並使用經驗來增強特定連結而產生者。例如,小男孩可能因為看到許多外貌截然不同的動物,和人們看到這些動物時就指其名為「狗」,而學習到「狗」的概念。
同樣地,小女孩可能有自信且能正確地使用「went」一字,因為她經常聽到這個字,並發現這個字在她自己的語言能力中非常實用。然而,經過一段長時間後,她經驗到另一個不同的類型:「英語的過去式通常是加ed即可」,所以「過去式 = -ed」的連結(connectionism)受到經驗的增強,且其強度甚至可能會超過現有的「go過去式 = went」的連結;結果,該童可能開始使用「goed」一字。但是當連結的網路變得更為複雜,且當兒童看到「goed」並不符合其他人的用法,她就能夠維持兩個連結──「go的過去式 = went」和「過去式 = -ed」,且能適當的加以應用。
英語教學時,藉「規則動詞/不規則動詞」的分類,使學生經由記誦習得;兒童則是透過直接的經驗,來增強有用的連結。同理,當臺灣留學生初抵美國,談及社會治安,用「social security」一詞,卻見對方一頭霧水的表情,最後,改用「social order」,因前者為美國的ID,後者方為其習慣用語。又,流傳在臺灣留美同學會中的一則「冷」笑話:有位華人留學生與美國housemate同炊共食。當三明治中的夾肉沒有時,便在冰箱門上貼一字條,寫著「buy flesh for lunch」,提醒舍友買菜時不要忘記,結果舍友在字條下面寫「對不起,我不是食人族。」因為flesh專指人肉;meat方為習慣用字。字典僅告訴我們字義;體會這個字的用法,需要閱讀,並運用類比(analogies)的學習方法。
上述以舊經驗吸取新事物、以所知推及未知,是為類比學習。因此,根據茅草上又長又密的鋒利茅刺會劃破手,魯班(公元前507-444年、春秋末葉,中國建築師鼻祖)想到有齒的鐵條能鋸樹,從而發明了鋸子。此外,在客觀實踐與科學實驗中,由於種種限制,吾人有時無法直接考查某些事物,這時類比學習可提供極佳的間接實踐手段。類比應用可幫助學生瞭解、接受新知之能力。故《論語.衛靈公篇》:「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一以貫之,故能多學多識,故能聞一知十,而類推無窮。教學,亦宜指導學生溫故知新,回憶舊知,連結、類比,以納新知,使宋儒、朱熹所云:「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轉深沉。」〈鵝湖寺和陸子壽詩〉張載的「芭蕉心盡展新枝,新卷新心暗已隨。願學新心養新德,長隨新葉長新知。」〈詠芭蕉詩〉得以實踐。
二、觸類旁通+能近取譬 擴張知識邊界的教與學
《禮記.學記》曰:「古之學者,比物醜類。」古代的學者,能夠比較同類事物,從而觸類旁通。《論語.雍也》亦謂:「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凡事要以自身為例而想到別人,可以說是實踐仁德的方法了。
檢視教學成效,在評量學科內容知識方面,老師並不需要成為會移動的百科全書;有效能的老師不只是瞭解學科內容而已,並能將學科知識傳遞給學生。洛杉磯的社區高中有位出名的數學老師、Jaime Escalante,在教導學生正負數的概念時,如是講授:當你挖一個洞時,可以把土堆稱為+1,把凹洞稱為-1。如果你將泥土填回凹洞中,你會得到什麼?答案是「零」。Escalante能將正負數的抽象概念與學生經驗相連結,此即說明:教學時,「能溝通知識」超越了「只是懂得知識」。
2009514日、筆者為執行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的「好書好讀.文學沙龍-悅讀俱樂部」,導讀、介紹《聖經》,從達文西畫作〈最後的晚餐〉導入耶穌與十二門徒。該日適逢臺灣與全球同步上映Tom Hanks主演之《Angels & Demons》,Dan Brown原著、號稱「《達文西密碼》前傳」的《天使與魔鬼》,遂以該電影海報與劇照開場,引來一陣尖叫,尤以西洋語文專業的學生之掌聲,顯得振奮,以此切入閱讀《聖經》之主題,即屬比物醜類、類比學習﹙learning by analogy﹚以引起學習動機之案例。
從學習者熟悉的背景導入。是故,一個有趣的研究:大學生學習淋巴系統時,將它類比為「水通過海綿」,對學生的學習幫助較大;若將它類比為「血液通過血管」,則效果較小。這個現象可說明一個重要的事實:類比必須是學習者熟悉的。曾志朗《人人都是科學人》﹙2004,遠流﹚一書所舉︰信手畫咖啡杯,臺灣人、香港人皆以手把朝右;畫車子、臺灣人車頭朝左,香港人車頭朝右,……凡此生活上的不經意塗鴉,實則皆為舊經驗結合作業呈現後,類比的明證。
三、英詩、中譯與搖滾Rock and Roll的結合舉隅
引起學習動機: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TtXDp2OVSs 羅大佑唱
Christina Georgina Rossetti (1830-1894)19世紀英國著名女詩人。她的名作〈歌〉(Song)發表於詩集Goblin Market and other Poems。徐志摩將其譯為中文,羅大佑依據徐志摩的譯文譜曲〈歌〉。
     1.Christina Rossetti + 徐志摩譯 + 羅大佑曲
When I am dead, my dearest, 當我死了的時候,親愛的
Sing no sad songs for me; 別為我唱悲傷的歌
Plant thou no roses at my head, 我墳上不必安插薔薇
Nor shady cypress tree: 也無需濃蔭的柏樹
Be the green grass above me 讓蓋著我的青青的草
With showers and dewdrops wet; 淋著雨,也沾著露珠
And if thou wilt, remember, 假如你願意,請記著我
And if thou wilt, forget. 要是你甘心,忘了我
I shall not see the shadows, 我再見不到地面的青蔭
I shall not feel the rain; 覺不到雨露的甜蜜
I shall not hear the nightingale 再聽不到夜鶯的歌喉
Sing on, as if in pain; 在黑夜裡傾吐悲啼
And dreaming through the twilight 在悠久的昏暮中迷惘
That doth not rise nor set, 陽光不升起也不消翳
Haply I may remember, 我也許,也許我記得你
And haply may forget. 我也許,我也許忘記
這首詩中,Rossetti使用了一些舊式英語和詩歌英語中的特殊用法:
【注釋】
thou /ðaʊ/ = you 就像現代漢語用“你”代替“汝”一樣,thou在現代英語中已極為罕見。舊式英語中,你作主語時用thou,作賓語時用thee,你們作主語和賓語時都用you。時至今日,這四種用法已經全部用you
wilt /wɪlt/ = will 現代英語中,wilt的意思是枯萎。但在古代,當主語是第二人稱單數,也就是thou時,現代英語的you will 寫作thou wilt
doth = does 現代漢語中,第三人稱單數要用does,在古代,人們用doth
haply = perhaps
     Christina Georgina Rossetti, (1830-1894
【賞析】
華人世界認識這首詩,可能源於徐志摩的譯作,又或是羅大佑譜曲的〈歌〉。詩歌的原作者Christina Rossetti寫此詩於19世紀,徐志摩翻譯該詩是在1928年,羅大佑則於1974年譜曲。不同的空間與時間跨度、不同的文字及表現形式,這首關於生命終結時的輓歌,卻同樣令人有靜謐肅穆、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氛圍與情境,時至今日,這份對死亡、對離世表現的既悲愴、又豁達之詩情,依然無懼歲月的侵蝕,薰染著無數敏銳易感的讀者,與之共鳴。
Christina Georgina Rossetti (1830-1894)、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著名女詩人,先拉斐爾派(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的一員。她是英國文學史上最有才華的女詩人之一,又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和神秘氣息、具感染力的詩人。Rossetti在少女時即開始寫詩。1862年,她的詩集《魔市及其他詩》(Goblin Market and Other Poems),奠定了詩名。其重要作品尚有《王子的遊歷及其他詩》(The Prince's Progress and Other Poems1875)、《一次露天表演及其他詩》(A Pageant and Other Poems1881)等。她的詩歌風格樸實細膩,秉承唯美憂鬱的先拉斐爾派詩風,以淑婉嫻靜的女性特有之敏感與細膩,捕捉藝術上的靈感;用心感悟生活的真諦、體會生命的滋味──生與死的衝突、希望與無望的矛盾、現實與幻想的碰撞。伍爾芙(Virginia Woolf)認為:「在英國女詩人中,Christina Rossetti名列第一位;她的詩歌唱得好像知更鳥,有時又像夜鶯。」
徐志摩對生活、感情事件的處理,容或有議,但若其閱讀力,放眼今日台灣,得以跨越中西文學,且能提筆創作者,應屬鳳毛麟角。至於羅大佑發表的第一首創作譜曲(1974),即為這首英詩、徐譯,有「華語流行樂教父」之稱,對於今日音樂工作從事者之博觀約取、取精用弘,值得鼓勵。
2.〈秦失弔老聃〉《莊子.養生主》
Rossetti詩作〈Song〉與莊子逍遙、齊物的生死觀有可通處;Song詩所攄發之意境,正是莊子認為,死亡、就是「解倒懸」——倒提雞鴨,台灣早已明令禁止,則倒提人,也是違反自然,令當事人痛苦。唯薪盡火傳,仍使親人摯友有所盼望。
老聃死,秦失弔之,三號而出。
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
曰:「然。」
「然則弔焉若此,可乎?」
曰:「然。始也吾以為至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弔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會之,必有不蘄言而言,不蘄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謂之遁天之刑。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懸解。」
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語譯】老聃死了,秦失去弔喪,哭號三聲就出來了。
弟子問說:「他不是夫子的朋友嗎?」
秦失說:「是。」
弟子問:「那麼這樣的弔唁,可以嗎?」
秦失說:「可以。剛開始我以為老聃是至人,而現在知道並不是。在我進去弔喪時,有老年人哭他,如同哭自己的兒子;有少年人哭他,如同哭自己的母親。他們之所以這樣悲傷,一定有不期弔唁而弔唁,不期哭號而哭號者;這是逃避自然、背棄世情,忘記我們所稟受的天命,古時候稱這叫作逃遁天理之刑。該來時,老聃應時而生;該去時,老聃順理而逝。安心適時而順應變化以處之,哀樂就自然不入於心中,古時候說這是上帝為人解除倒懸。」
彈指間,薪柴就燒盡了,而火卻傳續下去,沒有窮盡的時候。
3.陶潛的快意人生
陶淵明作〈擬輓歌詩〉、〈責子〉,設想自己死後。後世讀之,令人喜愛我們的老陶、五柳先生,這般曠達!藉由閱讀,擴大吾人之生命體認、視野胸襟;故引為延伸閱讀如下。
            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昨暮同爲人,今旦在鬼録。
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
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千秋萬歳後,誰知榮與辱?
但恨在世時飮酒不得足。
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
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阿宣行志學,而不愛無術。
庸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
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從英國詩人Christina Rossetti、徐志摩、羅大佑,到莊子、陶淵明,有詩、有歌、藉多媒體影音「〈桃花源記〉動畫」,帶領閱讀,使橫的連結、兼顧縱的繼承;跨越時空、自古至今,統整貫通、思辨生命真諦;或「知其不可而為之」,或若屈原〈漁父〉面對「滄浪之水」的態度。
一場跨媒介、跨文類、跨時空的「文學與文化」饗宴,至認識陶淵明的快意人生,劃下本授課單元句點……
肆、讀書當仔細:培養思辨與膽識[15]
運用跨媒介、跨國別、跨文類之教材選編、教師親撰教材並詮釋,帶領深究鑑賞文本,引渡至「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之津梁,使立足台灣、放眼世界,能思辨、具膽識,解言外之意、文外之旨,識大體、有分寸,洞明世事、練達人情,使教學相長提升學習成效並進。
晚明、張岱(1597-1679)謂:「學海無涯,書囊無底,世間書怎讀得盡?只要讀書之人,眼明、手辣、心細、膽粗;眼明則巧於掇拾,手辣則易於剪裁,心細則精於分別,膽粗則決於去留。」《瑯環文集.廉書小序》旨哉斯言!繼之以智圓、行方,使思辨培育及膽識養成,雖不中,亦不遠矣。
一、導讀《史記》「圯上納履」的故事[16]
這個故事流傳了兩千多年,張良是漢高祖劉邦時智慧的代表,面對被稱作黃石公的老人家,是張良的老師,當然也是智慧的代表。這兩個人相遇的故事,自然也是一個智慧的故事。既然是一個智慧的故事,它必然隱藏了某些被兩千多年來無數聰明才智之士所傳頌、所喜愛的道理。
張良的故事絕不僅是告訴我們:對老人家要有禮貌和約會不要遲到。如果張良的這個故事,目的只是為了告訴這兩點,則中國人的智慧沒有如是淺薄;從這個故事,吾人可以看見中國歷史人物的智慧。
「圯上納履」的故事出自《史記留侯世家》,故事的開頭是這樣說的:
  良嘗閒從容步遊下邳圯上。
「張良曾經在有空閒的時候,從容漫步遊覽在下邳的橋上。」太史公將人、事、地、物寫得如此詳細是有意義的,歷史上任何東西都不能脫離「人物」與「情節」;時空脈絡下,更不能脫離一個人的人生經歷。我們讀這段話的時候必然要追問:此時的張良,處在他一生中什麼樣的時間點?
就在張良從容步遊下邳圯上的這一刻之前,剛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他在博浪沙刺殺秦始皇!
按照一般的常理推論,一個人在做完這樣驚天動地的大事,全天下都在通緝他時,通常總會驚恐不安,草木皆兵,躲在家中或友人的庇護下不敢出門。結果在這一刻,張良的神態,竟然是在大街上「從容步遊」!這孩子絕非常人,由是可見一斑。
他「絕非常人」之處在哪裡?就在其「膽識」。沒有膽識的人,豈敢去刺殺秦始皇呢?但這時膽氣過人的他,現在已是家財散盡,刺殺也失敗了,已經一無所有。此時的張良,想必不會在思考晚餐該吃什麼?而是在思索他的下一步該怎麼辦?刺殺秦始皇的行動既已失敗,他的家財也已散盡;現在沒有錢、也沒有勢力了。但張良仍不願意放棄他的志向;仍想為韓報仇。那麼下一步他該怎麼辦? 今人讀這段文字,除了看張良處變不驚、臨危不亂的膽氣之外,試想這一刻、他在思索什麼?[17]
Q.8《史記》「圯上納履」的故事,到底在表達什麼意思?
Q.9 這一刻,想像我是張良,我該怎麼辦?
二、讀出文外之旨:「避實擊虛」寫作法
《史記.秦始皇本紀》提到:「三十年,無事。」當注意「無事」二字的重要性,編年體的寫作方式,若那一年沒有事,一般皆是跳過,直接記後面的年分。太史公強調「無事」就是一件大事,因為秦始皇即位以來連年有事,所以三十年難得的「無事」隱含重要意義。正如黃仁宇《萬曆十五年》的英文書名為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 The Ming Dynasty in Decline,同樣是說一個「無事」的年分。
又如:司馬遷寫項羽在烏江敗逃,遇一漁夫,遂問路,漁夫指錯了路,於是「左,左乃陷大澤中。」提供後人慎謀能斷的重要,防備決斷遇「左,左乃陷大澤中」之誤導。又,黃石公與張良高手鬥智、秦始皇的作為對胡亥的影響等,言外之意、文外之旨,提醒吾人:讀書當心細膽粗、思辨判斷,在沒有文字處,究竟是beat around the bush?有何read between the lines?正是胡適所謂之「做人要在有疑處,不疑;讀書要在不疑處,有疑。」
【例一】《史記.孔子世家贊》
            在執行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寫作補救教學之教材編撰,由筆者執筆《中文寫作教學手冊》(2010)中,嘗藉選擇適切文本,作為教材,提供寫作範例。
蓋文章寫作切忌文不對題,也不可如亂槍打鳥般的包山包海。如何不拖泥帶水、警策精悍、簡潔明快的凸顯主旨,就必須做到由小見大、以點代面、觀微知著,方得以發讀者深省。
選取有代表性的某一點來寫,藉由這個典型的「點」來反映「面」,沈復的〈兒時記趣〉、朱自清的〈背影〉、胡適的〈母親的教誨〉、洪醒夫的〈紙船印象〉、陳黎的〈音樂鐘〉、古蒙仁〈吃冰的滋味〉,率皆如此。司馬遷〈孔子世家贊〉採用避實擊虛的選材方法。即令以萬千文字,也無法訴說孔子的偉大與影響力,況且〈孔子世家〉的正文,已經陳述清晰,則如何在結語處蓋棺論定?以小搏大、收束有力?避實擊虛,遂引《詩經》開始,藉「孔氏」、「仲尼」、「孔子」、「夫子」、「至聖」、不同稱謂,層層逼近,越發反襯出「至聖先師」、「素王」,雖無其名,而有其實的偉大與影響力。
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
太史公對「至聖」的蓋棺論定、點評識見,誠乃第一人,可謂新穎創見;逆勢操作於尺幅之中,卻是創意書寫的亮點、令人驚艷!藉此「窺一斑、知全豹」,由小見大、以小襯大,勝過連篇累牘對孔子稱美的萬語千言。
【例二】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老去詩篇渾漫與,春來花鳥莫深愁
    新添水檻供垂釣,故著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謝手,令渠述作與同遊
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係杜甫創作的七言律詩。此詩是詩人面對如大海洶湧的江水,抒發內心感受的敘懷之作。詩寫於安史之亂時,流落四川成都,寄居草堂,一次觀錦江水如海勢,波濤洶湧,觸景生情,感慨萬端,但又無從說起,只好聊短述,攄發其激憤的、自我解脫的、一時的人生感悟。全詩八56字,其中語不驚人死不休為傳世名句,道出杜甫詩作的特色,反映其認真嚴謹的寫作態度。
【賞析】[18]
此詩選自《全唐詩》,作於公元761年(唐代宗上元二年)。杜甫時年50歲,居於成都草堂。詩題中一個字,突顯江水的海勢,提高江景的壯美層次,表現江水的寬度、厚度及動態。江水如海勢,已屬奇觀,然而詩題卻偏偏曰:聊短。故此寫作要有「張力」、「對比」、「戲劇效果」,詩題中遂可見抑揚有致,此乃杜詩的一貫風格。
既然是聊為短述,絕不能出語平平。詩人自謂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足見聊短述的良苦用心;爐火純青的詩藝、嚴肅認真的寫作態度及動人心弦的審美效果。
正由於杜甫藝術上的一絲不苟、勇於創新,因此老年臻於出神入化、妙手成春的極境。所謂老去詩篇渾漫與,春來花鳥莫深愁。仇兆鰲評杜甫少年刻意求工,老則詩境漸熟,但隨意付與,不須對花鳥而苦吟愁思矣。(《杜詩詳注》卷之十)
總之,首頷二聯總體著眼,大處落墨,雖為短述,語實驚人;雖未直接描寫江上海勢,胸中之海卻早已形成。它渾厚深涵,遼闊無垠,大氣磅礴。心中之海,詩人採取虛寫的辦法。緊接首頷二聯虛寫海勢以後,隨即轉入實寫江水。故頸聯道:新添水檻供垂釣,故著浮槎替入舟。此處雖寫江水,但只是輕輕帶過,如此觸及江水、悟及海勢的寫法,令人玩味不盡。正如王嗣奭所說:「水勢不易描寫,故止詠水檻浮舟。此避實擊虛之法。」(《杜臆》卷之四)尾聯詩人以一「焉」字,即巧作轉折,融注新意。詩人之語,已經驚人:若得陶淵明、謝靈運那樣的妙手,使其述作,並同遊於江海之上,豈不快哉!我們的老杜真是說中了每一力求完備、用功向上、勤奮精進者的渴慕。
尾聯思路新奇,饒有興味,且與首聯相呼應,顯示出詩人對藝術最高境界的執著追求。「更為驚人之語也。」(《杜詩解》卷二)本詩詩題與詩中八句,構成一個渾厚海涵、博大精深的整體。雖未寫海,而如海勢。此詩以虛帶實,出奇制勝,意在言外,令人歎為觀止。
Difference=DiversityPygmalion到〈渾沌開竅〉
            George Bernald ShawPygmalion,述一飽學多聞之教授與其貴族朋友打賭,能夠改變市場賣花女英文口音;且只要能改變她的說話方式、學會標準英文,即可改變她貧乏的心智,並讓她晉身到與自己一樣的貴族階層。
    William Labov、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教授,當代著名語言學家,嘗與其研究團隊得出結論:因先入為主的「主流觀念」,將與自己講不一樣的語言者,視為一種缺陷的語言,致使心理學界的說法:黑人心智能力天生就不如白人,此一缺憾也反映在黑小孩的語言能力上。
今天,美前國務卿Madeleine Korbel Albright對於美國壁上觀「亞投行」,表示:「我們搞砸(screwed up)了,這件事不應該這樣處理。」
先入為主,或經時既久的習焉不察,從蘇軾〈題西林壁〉、〈觀潮〉等詩作,到劉蓉〈習慣說〉,類此案例,不勝枚舉……
一、蕭伯納Pygmalion本事
好萊塢影星Audrey Hepburn主演之The Fair Lady,英文原名稱Pygmalion係改編自愛爾蘭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蕭伯納的劇作臘神話「Pygmalion」即男主角的名字,敘述位於希臘賽浦路斯的一名雕刻家Pygmalion,素來不近女色,唯對美神維納斯異常崇拜,認為世上沒有任何一女子比得上祂。因此,他決定用雕刻來表達對維納斯的敬慕與愛意。
首先,他買了一塊質地上好的石料,開始一刀一鑿地將他想像中的維納斯形象雕刻出來。Pygmalion日以繼夜,傾盡心思地仔細被雕刻著;漸漸地,石像柔美的五官出現了,鼻子高挺、眼含秋波、唇角微彎,彷彿一個栩栩如生的美少女在對著他微笑。他天天看著這樣一尊巧奪天工的美麗身影,並將這尊雕像當成了他的愛人。他幫這尊雕像取名為「葛拉蒂雅」 (Galatea, 意為「沉睡中的愛人Sleeping love)日日與她喃喃細語,關心她、呵護她,甚至送她禮物,幫她穿上華麗的衣服,最後更以親吻、擁抱來表達其濃情愛意。當一年一度的維納斯神廟慶典來到,Pygmalion至維納斯的祭壇前,誠心祈求維納斯能賜給他有如雕像般完美的愛人。維納斯基於平日Pygmalion對祂的虔誠崇拜,遂應允其要求。
維納斯來到Pygmalion家中,對於這個酷似自己的雕像極為喜愛,當祂的手觸摸雕像時,雕像彷彿注入了生命力。原本豐潤卻蒼白的嘴唇成了玫瑰紅;原本冰冷無溫度的身軀卻溫暖起來,胸部微微起伏,這尊雕像有了呼吸,葛拉蒂雅已成了真實的女人。當Pygmalion回到家時,看見這幅景象,欣喜若狂,因為他的夢想真的實現了。
二、比馬龍效應舉隅【以教甄參試者為例】
    Pygmalion and Galatea (1784),  Laurent Pécheux (1729-1821)
Pygmalion故事衍伸至心理學的層次,被稱為「比馬龍效應」,意即「若對某件事情有所期望,則該件事情終將會發生。」這個效應與「自我實現的預言」有異曲同工之妙,當然預言可以是壞事,也可以是好事,重要的是,一個人如果能夠得到適當的鼓勵和認同,即使再平庸者也可以有突出的成就。此效應告訴我們,對一個人傳遞積極的期望,就會使他進步得更快、發展得更好。反之,向一個人傳遞消極的期望,則會使人自暴自棄,放棄努力。
【對教甄參試者的鼓勵:比馬龍效應在我身上發生了】[19]
    上述故事為一神話,許多人當作故事來看,但在心理學卻成為廣被研究與討論的主題: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所謂比馬龍效應,就是期望的應驗;當我們對自己有所期望時,這個期望總有一天會實現,這就是所謂的「自我應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當老師對學生有所期望時,這個期望總有一天也會實現,這就是所謂的「教師期望」(Teacher Expectations),也就是「教室中的比馬龍效應」。
有人認為「比馬龍」這個中文譯名翻譯得甚好,誠然,如果我們將自己比成「馬」,可能自己就像一匹馬;如果我們將自己比作「龍」,可能自己就像一條龍;在師資培育時,我們鼓勵「莫忘初衷、擁抱熱情。」選擇教甄這條路時,面對少子化」、「教職不開缺」、「低錄取率,不因別人的不看好,而令自己想當老師的熱情降溫。反之,審思自己,我真的要選擇「當老師」成為人生的抉擇、追求的跑道嗎?答案是:「Yes」,就拋棄旁觀者負面的期望,不受別人說我們「麥憨啦!」、「無采那些錢!」的影響,堅定意志,走自己要當老師的路;沒考上教甄,一直當代課教師?不偷、搶、拐、騙,有什麼沒面子!別人瞧不起我們無所謂,最怕的是自己輕看自己;別人在我們身上貼上不良的標籤也沒關係,最不濟的是自己也認同這個不良的標籤。故我們要拋開一切負面的期望,肯定自己,走自己要走的路。
自我期望的力量真的會將我們推向期望的目標嗎?我們對自己的期望真的會實現嗎?或許有人會懷疑:真的會產生比馬龍效應嗎?經驗告訴我們,雖然,我們有著許許多多的夢想,且絕大部分的夢想都不可能實現,然而,我們不忽略「執行力」這三個字。「執行力」、「付諸行動」,即是人生有夢,築夢而行,不僅構築夢境,更要踏實去做,這樣才可能美夢成真;否則,終究是南柯一夢。善用「自我應驗」的效應,就能成為中華民國的正式教師。
三、同理心試題設計:解讀〈混沌之死〉與American Sniper
Q.10閱讀下列短文,分析渾沌鑿七竅而後死的原因?文長限150300字。
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莊子.應帝王》
備註:儵,(通倏),和忽都有快速輕率的意思,是莊子虛構的神名;渾沌也是莊子虛構的神名,寄寓自然無為之意。
A10.儵與忽欲報渾沌之德,於是將他們所認為有利於人的事物加諸其身,然而這卻是揠苗助長;將一些物質生活、七情六慾灌輸給一個純真自然的人,反而使其喪失原有的淳樸,逐漸邁向死亡。
天地萬物自有演化的道理、運行的規律,倘若用外力任意去改造,就破壞了長久維持的平衡,大自然勢必會有反撲。文中儵與忽起初雖是出於一片好意,但這對混沌實在是太多餘的「禮物」,其根本錯誤在於祂們認為人人皆須有七竅,而忽略了萬物自有其獨特性。如同鳥需雙翼以翱翔、魚需雙鰭而悠游,一旦變動了上天賜給祂們的珍寶,不僅是不方便,甚至會地動山搖。
 本篇ppt圖檔均為作者姚振黎製
Q.11亞歷山大曾經捕獲一名海盜,他問這個海盜,是什麼原因讓他決定亡命海上?難道過著這樣偷、拐、搶、騙的生活,內心還能夠奢望得到片刻的安寧嗎?
那海盜回說,陛下,因為我有的只是一艘小船,所以我亡命海上成了盜匪。然而,陛下擁有的是一支艦隊,因此陛下被尊為君王……。[20]以最遠距離狙殺記錄聞名世界的美國狙擊手,被當成英雄──至少是悲劇英雄,255條孤魂,隨著他扣下扳機的瞬間上了西天。他出版自傳《American Sniper》,被譽為是美國最致命的神射手,好萊塢拍成電影2014。你認為是勵志的英雄傳記?是哀矜而勿喜的鑑往知來?或有何值得深思者?
陸、千磨萬擊還堅勁
在眾多詠竹作品中,鄭板橋的詠竹題畫詩,托物言志,可謂獨樹一幟;或闡明創作理念,或抒寫一己情志,讀來發人深思、耐人尋味。
雖然雨打雷擊、霜侵雪壓,歷盡千辛萬苦,依舊堅忍不拔、不屈不撓,任憑四面八方的狂風吹擊,也無絲毫畏懼。
吾人當像竹一般,讓每次抉擇都剛勁、清新、生機盎然、蓬勃向上。當春風尚未融盡殘冬的餘寒,新筍已開始悄悄在地上萌發,待一場春雨過後,必將破土而出、直指雲天。生在惡劣環境下、長在危難情境中,卻又自由自在、堅定樂觀,無畏無懼、慷慨瀟灑、積極樂觀……,令人歆羨!正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詩經·小雅·車舝》的寫照。
一、讀羅曼.羅蘭作品:《貝多芬傳》[21]
我是替人類釀製醇醪的酒神;是我給人以精神上至高的熱狂。
──貝多芬
閱畢由傅雷翻譯、法國文豪羅曼.羅蘭所著的《貝多芬傳》,人生會不會有甚麼不同?
吾人對貝多芬最早的印象,係來自音樂筆記本的封面──他那一頭不受約束的捲髮,拿著鉛筆準備寫譜、眼神篤定的鄭重模樣。與筆者同輩的莘莘學子,「貝多芬」這個名字就是門學科的代名詞。另外,在鋼琴的琴蓋上也常常見著他,有些除濕器即以貝多芬的頭當造型。鋼琴彈一彈,一抬頭,貝多芬就看著你。同時,裝了金框的貝多芬畫像高懸在教室供學子瞻仰,使薰陶漸染;那些艱深的Sonata更讓人相信它們不可能來自一位與你我一樣的凡夫俗子。對不少人而言,他只是「音樂」的同義詞,一個遙不可及的傳說。
台灣第一位以「資賦優異」身分出國深造的天才兒童、留德鋼琴家陳必先[22]說:「不管彈誰的音樂,我一定發自內心尊敬作者,然後徹底研究這個人和作品。」以一個欣賞者的角度深入瞭解貝多芬的生平後再聽他的作品,那些平面的音符彷彿木偶被仙女注入生命似地站了起來,開始在五線譜上活力十足地跑跳追逐──這些音符原本就來自一位血肉之軀啊!
推薦《貝多芬傳》之理由有二:一是譯者傅雷先生的文采,二是貝多芬壯闊的生命故事。
不只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主人翁的性格頗多取材自貝多芬,他的精神也鼓舞著現實生活中的羅曼.羅蘭:「……在他祝福之下,我重又踏上巴黎的歸路,得到了鼓勵,和人生重新締了約,一路向神明唱著病癒者的感謝曲。那感謝曲便是這本小冊子。」……《貝多芬傳》於焉而生。
這段雅致的譯文出自翻譯名家傅雷。全書開場的〈譯者序〉,擲地有聲,頗能喚醒渾噩度日之人:「唯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除羅曼蒂克的幻想的苦難;唯有看到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受殘酷的命運;……不經過戰鬥的捨棄是虛偽的,不經過劫難磨練的超脫是輕佻的、逃避現實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們的致命傷:這是我十五年來與日俱增的信念。而這一切都由於貝多芬的啟示。
吾人知曉貝多芬為耳聾所苦,卻不知其在1802年的遺囑內透露,此時耳聾已六年,亦即絕大多數的作品都是耳聾後寫的!貝多芬對深沉的低音比高音更敏感。據說晚年他以一支小木桿,一端插在鋼琴箱內,一端咬在牙齒中間來聽音。
這位耳聾的音樂家「在傷心的隱忍中找棲身」,他向神吶喊:「噢神,給我一天真正的歡樂吧,就是一天也好!我沒有聽到歡樂的深遠的聲音已經多久!」
此時他已無病癒的希望了,但在寫完遺囑後,他仍堅強地活了25年。
貝多芬有一位超級粉絲──19世紀卓越的德國政治家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俾斯麥曾如是形容《熱情奏鳴曲》(Op.57-1804):
倘若我常常聽到它,我的勇氣將永遠不竭。
然而,受到如此讚賞的音樂家,卻是疾病、貧窮纏身,與他崇拜的莫札特一樣,沒過甚麼安穩日子。在維也納35年,搬了30次家。
1818年、他寫道:「我差不多到了行乞的地步,而我還得裝著日常生活並不艱窘的神氣。……要以工作來換取麵包實在是一件苦事
貝多芬往往因靴子破洞無法出門,背負著對出版商的龐大債務,作品又賣不出錢。他的奏鳴曲,每曲得花三個月才能完成。列在全集內有三十幾首,而全部的奏鳴曲卻只能掙得難以糊口的收入。彷彿用血淚寫成的四重奏(Op.127130132)更是一毛錢都沒拿到。
引起學習動機、穿插講授,可參看:Charlie Siem playing Bach - Lobby of Taipei train station[2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iYW647W--E
1814年、維也納會議後,維也納的音樂口味偏愛義大利的羅西尼;將貝多芬視為迂腐。
然而,貝多芬對批評的態度一向是:「我和服爾德一樣地想:『幾個蒼蠅咬幾口,絕不能羈留一匹英勇的奔馬。』」他對自己的才華深具信心:
「至於那些蠢貨,只有讓他們去說。他們的嚼舌絕不能使任何人不朽,也絕不能使阿波羅指定的人喪失其不朽。」
關於音樂,貝多芬的信念是:「沒有一條規律不可為獲致『更美』的效果而破壞。
D小調第九號交響曲》中的〈歡樂頌〉堪稱人類社會中的世界歌。1985年,它被定為歐洲共同體之歌;1989年拆除柏林圍牆時,人們唱的是〈歡樂頌〉。回到1824年,《D大調彌撒曲》與《D小調第九號交響曲》在維也納第一次演出:貝多芬完全沒有聽見全場的喝采聲,對他來說,相伴左右的一直只有「孤獨,完全的孤獨。」即令他處在舞台上,那仍是孤零零的一人世界。直到一位女歌唱演員牽著他的手,帶他面對群眾時,他才驚覺全場已經起立、揮舞著帽子向他致敬,像電影中萬頭攢動的消音鏡頭。
「情況之熱烈,幾乎含有暴動的性質。當貝多芬出場時,受到群眾五次鼓掌的歡迎。在此講究禮節的國家,對皇族的出場,習慣也只用三次的鼓掌禮,因此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交響曲引起狂熱的騷動,許多人哭起來。貝多芬在終場以後感動得暈去。」
反諷的是,《D大調彌撒曲》當時發售預約時,僅有七個預約者,其中沒有一個是音樂家。而這場盛況空前的音樂會,對貝多芬沒有帶來絲毫盈利,他依然貧病交迫。也許,就像貝多芬自己所言:「我的王國是在天空。
18272月、他躺在病床上受著臭蟲的騷擾,等待第四次的手術。也許是疾病的磨考,貝多芬變得柔和了,也更加忍耐。等待手術期間,他安祥地說:「我耐著性子,想道:一切災難都帶來幾分善。」同年3月,他在風雨交加中辭世。
羅曼.羅蘭總結貝多芬的一生:
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難來鑄成歡樂,好似他用那句豪語來說明的可以總結他一生、可以成為一切英勇心靈的箴言『用痛苦換來的歡樂。』
這本《貝多芬傳》處處閃爍著一位勇者的光輝。閱讀傅雷的文字更是讓人緬懷前輩的風骨與逐漸佚失的深厚文字功底。以此書與學子互相激勵、互相打氣;當人生走入陰暗幽谷,請別自棄,聽聽貝多芬的音樂,想想這位也曾行走於世的勇者所樹立的楷模。或許我們也會如羅曼.羅蘭那樣,因著貝多芬精神的鼓舞,與人生重新締約,在人生旅途上再度啟程。
二、楊喚童詩及其人格風格
所謂的天才,一如世人之所謂怪傑,即是:能在任何惡劣的環境下,完成他的輝煌工程。他是創始者,而非模仿者;他是開拓者,而非守成者。在詩的王國中,楊喚即是屬於前者的人物。
1.生平紀實
楊喚(193097-195437日),本名楊森,生於遼寧省興城市菊花島,台灣1950年代兒童詩的先驅。
他從小喪母,繼母常虐待他,所以他的童年是萎謝的、是悽慘的,因此對童年的嚮往寄以美麗的幻想,想從詩作找回一些溫暖,於是發表不少兒童詩歌,純真童稚的詩心,甚受大家喜愛,楊喚的詩有豐富的感情及趣味,並具有啟發性,是台灣寫作兒童詩的先驅。
國中國文課本第一冊選了楊喚的現代詩〈夏夜〉,作者楊喚是一個怎樣的人呢?課本只是如此介紹:「楊喚,遼寧省興城縣人。生於民國十九年,卒於民國四十三年,年二十五歲。曾任報社副刊編輯、國軍上士文書等職務。著有《楊喚詩集》等書。」寥寥數十字,僅提供極為單薄的基本資料,就教學而言,絕對是不夠的。因此,教師還要再去多找些參考資料。洪範書局有《楊喚全集》兩冊,比較完整地蒐錄了楊喚的作品,並附有較為詳細的楊喚生平資料,閱讀這些資料,我們就可以對楊喚有更進一步瞭解。
原來楊喚在襁褓中就失去了母親,父親又常花天酒地,極不負責。父親續娶之後,繼母待他很不好,根據葉泥〈楊喚的生平〉一文,楊喚是「整天地穿著一身極不合身而又骯髒得不能再窩囊的衣服,和拖著一雙不跟腳的破鞋。生活上的一切都是自己照管自己。襪子露著腳後跟,褲子打著傘,鼻涕也是經常過河的。除非親友鄰居們實在看不過去的時候,才喊他去光著身子躺在被子裡,為他洗一洗身上的衣服。但是這樣回家以後,繼母的一頓毒打是逃不過的。」如此看來,楊喚「從小的確就是以痛苦作食糧,被眼淚給餵養大的。」但是楊喚咀嚼、吞嚥並消化了痛苦,卻回報給這個世界以愛與關懷,不帶一絲怨恨。他寫兒童詩就是消化了自己童年的不幸與痛苦之後,卻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幸福與快樂中成長。他自己的世界殘缺不幸,可是他卻誠心希望別人的世界圓滿美好。而這一點,正是楊喚生命的神采中最為光輝燦爛的部分。[24]
2.創作 要感謝經歷
楊喚的童年生活雖然悲慘,卻能跳脫悲情,以文學的熱忱,寫出一首首純真可愛的童詩。
生長在中國東北海濱小城的楊喚,僅讀了二年偽滿時代下的初級農業職業學校;抗戰勝利後,又讀了一年書,畢業後,便與學校永別了。但以這樣稚齡且又不能自在吸收文學與文化的楊喚,在光復以後的東北報刊上,已經成為一個卓越的作家。
正如楊喚自道:「我曾這樣譬喻過我的寂寞,我像一個流落在荒島上的水手,面對著向晚的天邊,海鷗棲息了,游魚潛沉了,滿眼是海水、浪花,滿耳是風聲和濤聲…。」由於童年的遭遇,使他帶有一種憂鬱黯然的性格。他說:「我摩撫唇上的黑髭,我這曾經被虐待、被折磨過的小白菜,不禁對著窗外的晴天微笑了。我笑我那萎謝的童年,我笑我那童年裡的苦難,雖然我笑得很悽然。」
大約是民國35年(1946)的冬天,告別了東北的故鄉,楊喚一個人流浪至青島。在青島,經其伯父介紹至青島報社當一名校對。1948春、報社的副刊編輯因病請假,他暫時接替一個時期,成績甚著,當即升為副刊編輯。其時他尚不滿二十歲。
此一時期,大概是楊喚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那年金元券剛改革,報社又補發薪水;別的同事將錢買了洋麵與黃金囤了起來,而楊喚卻將全部薪水,一次買了兩個大竹箱的文學名著,這些書大部分為當時珍本,乃坊間少有的書刊。
因為他的童年是萎謝的,是悽慘的,所以,對於童年的嚮往,楊喚常寄以美麗的夢想。這促使他在童詩寫作上,有了絕大的成就。1950年春天,楊喚面對他不是孩子,為什麼專寫這些兒童詩?答曰:「你說我不是孩子。應該寫些給大人看的東西,這話也對,但你又怎麼知道我這一顆嚮往於童年的心呢?孩子是天真無邪的,童年的王國在記憶裡永遠是有著絢燦美麗的顏色的。……兒童詩,我還想再寫下去,因為我想從裡面找回一些溫暖。」[25]
 
    圖片來源:http://www.heryin.com/mono_2004-1.htm
魯迅〈自嘲〉(1932)[26]有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對於認為是正確的、有道理的事,就算全世界與我為敵,也不會撼動己志;遇有一小孩來糾正我的錯誤,只要說得是有理,我也會馬上承認。反之,任爾東西南北風(鄭板橋〈竹石〉詩),正是貝多芬與楊喚的心志寫照。
結語:當見山高月更闊[27]
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當見山高月更闊。
──王陽明蔽月山房
夜晚到過野外露營或賞景的人都知道,明明是月亮比山大,卻因為山離自己近、月亮離自己遠,我們產生一種錯覺:山比月亮高大。可是,如果有人的眼睛像天空那樣廣大,或是站在宇宙更高處往下看,將會發現,眼前的山雖然高大,月亮可比山更高大呢!
此詩有別於許多古詩詞所描述的亡國之恨,或鬱鬱不得志而歸隱林泉,或訴不盡的相思之情,或淒美浪漫的愛情;這首詩充滿比較性的思考,頗有科學批判精神。在科學昌明的現代,山大或是月大?大小遠近的相對關係難不倒從小即受科學洗禮的我們,但這首詩卻是距今四、五百年前,明朝的王陽明、在十歲左右所作。他提示我們,看人看事不要受制於目前所處的情境,也不要囿於一己之見;而要站在更高遠,更開闊之境地觀照萬物,方不致被眼前所蒙蔽,才有超拔的見識。理學家的詩不脫哲學思考,因而具有普世價值,和宋詩有異曲同工之妙。
王陽明、字守仁,為明代著名的理學家,其所建立之「陽明學派」,為中國思想開創了新局。自幼聰穎過人;從其十歲即寫下此詩,可見具不同凡響的思辨精神。其實,在為學處世、待人接物上,我們何嘗不是常常犯了「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的毛病?我們習慣從自己的角度看事情,以為事情真相就是如此,有限的視野讓我們陷入以偏概全的成心而不自知。尤有甚焉者,「日進前而不御,遙聞聲而相思。」《文心雕龍.知音》自然就難窺全貌而錯誤百出。教材選編、教師備課,亦當以此為戒。
文學批評之於中國,歷來藉選本產出,體現編者之識見與批判標準,遂有蕭統藉昭明文選宣揚其「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的心中理想文學作品;辭藻華麗、聲律和諧的楚辭、漢賦與六朝駢文遂占相當的分量,詩歌方面也多選格律較為嚴謹之作,而少平易自然之詩篇。
同理,本文以中西文學與文化連結,經由教材編撰,既有橫的(空間)移植,且見縱的(時間)繼承;立足台灣,放眼世界,使一滴松脂,經由教師啟導,帶領閱讀及賞析,得以成為琥珀。在國際化、全球化的大勢所趨下,他山之石,可以為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幹E’mile Durkheim, 1858-1917)曰︰「當眼光越恢弘、角度越大的時候,就會發現競爭力的定義不太一樣。」涂爾幹的觀點:社會先於個人存在,則我們的態度或觀點是否要變得比較開放,端看我們將「發展/利益」放在什麼地方,放在個人?放在單位/組織?放在國家?甚至是亞洲、全世界?它的做法就會不一樣,結果也會不同。吾人心胸若能像天一樣開闊,自然就不會被既定的成見束縛,誤認山近月遠覺月小;也不會魯莽的下判斷,便道此山大於月。需知眼見尚不能為憑,矧乎囿於成見和範疇,又焉得有「放諸四海而皆準」的識見呢?對各種情況明察秋毫,站在高度看事辨理、仔細思考,無論讀書或處世,誠如王安石所言:「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登飛來峰〉將使我們體會更上層樓,方有窮盡千里目的可能。


參考書目(依出版時間先後序)
William Labov (June 1972) Academic Ignorance and Black Intelligence, The Atlantic/Monthly  
羅曼羅蘭著、傅雷譯(1996),《貝多芬傳》台北市:世界文物。
Thomas Armstrong/著、李 平譯(2003)《經營多元智慧》(增訂版)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the classroom, 2nd ed.。台北:遠流。
Daniel Gilbert著、戴至中譯(2006)Stumbling on Happiness《快樂為什麼不幸福》台北:時報。
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著、李 鋒譯(2007)《緬甸歲月(Burmese Days)》南京大學。
當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兒》(2009(1-7)套書,尤其是關於「王陽明」部分。大地出版社
Michael J. Sandel (August 17, 2010) 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Michael J. Sandel (April 2, 2013) What Money Can’t Buy: The Moral Limits of Markets
Chris Kyle (2013) , American Sniper: The Autobiography of the Most Lethal Sniper in U.S. Military History. New York: Harper.
呂世浩〈從張良的故事談起〉《秦始皇: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臺北:平安文化。2014
劉惠宜《看》雜誌 140  201415日。https://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14/11828





[1] 陳雅玲〈放大你的格局 人一輩子要有一次壯遊〉《商業周刊》第1004期〈封面故事〉。又,〈司馬遷:20歲為歷史而壯遊〉《華夏文明》http://big5.ce.cn/gate/big5/cathay.ce.cn/person/200904/03/t20090403_18706685.shtml
[2] 曹晉〈《史記》百年文學研究述評〉(見《文學評論》2000年第2期)。
[3] 《商業周刊》第1435期〈封面故事〉、頁104-1162015514日。
[4] 見《聯合報》2015610日。
[5] 姚振黎〈從壯遊、多元文化學習~論奧威爾《緬甸歲月》的時代意義〉第十一屆北商學術論壇:2012通識教學學術研討會、專題演講。臺北市:國立臺北商業技術學院 行政大樓8F音樂廳。20121122(星期四)。又,蔣勳〈壯遊,你真的需要出走!〉
[6] 〈會考數學首次計入非選  10萬人拿0分〉《蘋果日報》201565日。
[7] 圖片來源:http://blog.voc.com.cn/blog_showone_type_blog_id_808050_p_1.html又,姚振黎(2004)〈杜甫寓蜀飲食詩探究〉,《隋唐六朝學術會議論文集》,台中:逢甲大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頁481-520
[8] 余民寧《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第三版),心理出版社。2011-08-23
[9]〈擴寫「鴻門宴」掰成武俠小說〉【聯合報記者林嘉琪、高國珍、謝玲玉/連線報導】2008-7-3
[10] 教育部高中國文科 資訊融入教學〈鴻門宴〉http://hsmaterial.moe.edu.tw/file/chinese/LS03/L03.html
[11] 國文創意教學 兩岸都愛鴻門宴中央社。2012113日。http://www.ud5i.com/a/2015/0417/002496.html
[1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39ba3101016z9c.html
[14] http://219.153.51.229:8085/index/6bi%2F6Zeo5a605bqn5L2N5Zu%2B.html
[15]呂世浩從張良的故事談起《秦始皇: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臺北:平安文化,2014
[16]台大電機葉丙成老師部落格:「今天聽呂世浩老師講史記。我終於能夠理解為什麼有人會說台大畢業前沒修到這個課會很遺憾,也能充分理解為什麼會有人說每周最期待的就是呂老師的課。」本處文字資料、筆者保持原汁原味,歡迎師培生參看http://pcyeh.blog.ntu.edu.tw/archives/101學歷史的大用:呂世浩(Shih-Hao Lu) at TEDxTaipei 2014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p0w3PgSK7g&app=desktop
[17] 以上資料來源:呂世浩(2014)《秦始皇︰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平安文化出版。可參看:http://pansci.tw/archives/62873
[18] 參看:《唐詩鑒賞辭典補編》。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6月版,第274-276頁。
[19] 資料來源:教師甄試的家  epaper  8http://my.so-net.net.tw/iu999/epaper/08epaper/08ecomebest.htm
[20] 鄭皓中〈美國狙擊手 被美化的殺戮〉《聯合報》,201536日。
[21] 劉惠宜《看》雜誌 140  201415日。https://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14/11828
[22] 焦元溥《中國時報》E8版、浮世繪〈有意思的人物  叫台灣之光 太沈重 鋼琴家陳必先的歐洲苦情歲月200743日。
[23] 英國當紅小提琴家Charlie Siem15歲、即出道演奏協奏曲,18歲、進入皇家愛樂正選,手持瓜納里千萬名琴。集天才、帥哥、多金、勝利組於一身。結果他戴墨鏡至台北車站演奏巴哈曲目,居然無一人停下聆聽;大家全都視而不見,匆匆走過,且看他的眼神好像在看神經病ㄧ般。連賞他銅板的歐巴桑都竟無一人。
[24] 郭鶴鳴〈如何進行作者教學〉《如何進行國文教學》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頁30(民國856)
[25] 歸人(作家)〈憶詩人楊喚〉錄自《風景詩集》,現代詩社出版,民國43年。
[26] 全詩為:「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舊帽遮顏過鬧市,破船載酒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27] 參看:蘭雅國中 國文科部落格 http://163.21.26.23/mandarin/?p=5029由姚振黎潤色/鎔裁/統整,2013730(星期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